近日,全国各地陆续进入高考录取阶段,财经类高校报考热度依然不减,经济学类专业一直受到考生和家长的追捧,录取分数线年年看涨。但当学子们怀揣“薪酬高”的憧憬踏入这一领域时,真实的前路如何铺展?三位资深财经博主的分享,为即将步入大学殿堂的财经新生奉上一份沉甸甸的“避坑指南”与成长箴言。
财经类专业不等于高薪就业
在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中,财经类专业一直是热门选择,反映了考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向往。“很多学生可能是奔着高薪来的。”财经博主@都业华认为,面对行业因AI技术冲击和国家经济转型带来的深刻变局,需要提醒新生需破除对“高薪”的单一想象,要建立更全面的预期,并呼吁对金融行业本身保有一份纯粹的热情。“学了金融之后,以后投身到其他行业有了金融思维,是有帮助的。”
他以自己过来人的身份,建议准大学生们,在大学期间应尽早建立比较清晰的规划,比如结合社会人才需求趋势(可通过师长、行业研究了解)与自我认知进行规划,减少迷茫与虚度。另外他建议要尽快发现自己的特长,与其焦虑于弥补短板,不如聚焦寻找并极致化自身独特优势。“在擅长领域深钻,形成‘尖而长’的独特竞争力,将使你在就业市场脱颖而出。”
做好小事是融入社会的“敲门砖”
“刚入行时,学了满腹经纶,面对的却常是简单、琐碎甚至繁杂的基层事务。”经历过收入捉襟见肘、家庭变故仍坚守行业的财经博主@薛松坦言,这种落差与迷茫是必经之路。他回顾自己三四十岁时依然面临的经济压力,强调这些经历是宝贵财富。“处理每一件小事,都是在向外界证明自己的可靠与潜力。”
他提醒愿意学习或者已经报考金融、证券类专业的学子,社会信任的建立需要过程,甘于从小处着手,正是“踏入社会、接触社会、融入社会、取信于社会,最终发挥能量去改变它”的起点。他特别告诫学子务必“善用正确的理念和学到的知识”,而不要被浮躁的心态所裹挟带偏。
拥抱试错与恐惧才能更好成长
财经博主@投资大拿则旗帜鲜明地鼓励“主动试错”。“错才会引发思考,思考加经历就是认知的形成过程。”他认为,年轻最大的资本就是拥有“不怕错”的勇气。每一次错误引发的深度思考,都是个人认知能力螺旋上升的基石。“想要进步,一定要去做自己害怕的事情。”
投资大拿特别提醒金融是跟钱打交道的行业,“诱惑很大,能够抵御诱惑很关键,时刻要克制。”他认为,经历过行业锤炼打磨后获取的经验,在诱惑丛生的金融业中,是抵御风险的关键铠甲。
对于即将启程的学子们而言,三位知名财经博主的切身感悟,或许比任何教科书更有温度和更具操作性,在金融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热土上,真正的“通行证”并非一纸文凭或对高薪的渴望,而是甘于从细微处扎根的耐心、敢于在试错中成长的勇气、对行业本质的清醒认知,以及在时代浪潮中锻造不可替代价值的清醒与执着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华
编辑 李娟
二审 李劼
三审 覃淋
盛达优配-股票配资资讯门户-股票怎么开通杠杆-配资首选门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